北京日报
昨天,京煤集团门头沟杨坨工矿棚改安置房项目正式宣告业主可以入住,高大漂亮的楼房在蓝天下蔚为壮观。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一家人从不到30平方米的低矮工矿区平房,搬进了南北通透的大两居。昨日一早,京煤集团下属煤矿的水电班长荣印清一推开惠通新苑小区5号楼1单元的新房房门,水都顾不上喝,连忙招呼家里人规划装修设计。和他家一样,从昨日起,1000多户居民将陆续搬进这个在杨坨煤矿原址上改造而成的安置房小区。 京煤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继去年2000余户房山工矿棚改居民顺利入住后,今年6月,位于门头沟王平和杨坨的两个工矿棚改安置房项目也达到了入住条件,居民们迎来了乔迁新居的日子。至此,京煤集团历时三年的工矿棚改顺利完成,6000余户工矿棚户区居民近日将全部入住。 荣印清今年52岁,一辈子都在矿上干,把家也安在了矿区周围的平房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原北京矿务局建矿和采矿的需要,在门头沟区、房山区及大兴区等深山区煤炭赋存地,按照当时的生活水平建造了一些住房。几十年过去了,这些住宅年久失修,低矮潮湿,墙体松裂,屋顶下陷,供水供电不畅,给防火防汛带来很大困难,同时缺乏市政服务设施,居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十分强烈。 据统计,京煤集团工矿棚户区共计约71个片区。作为北京市由企业承担的最大的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京煤集团选择房山区河北镇、门头沟区王平镇和军庄镇杨坨村建设安置房,关停了地块上原来正常生产的工矿企业,腾出的土地除了部分用于新建承租公房外,还将进行植被绿化,恢复矿山绿色生态原貌。这三个安置房项目总建筑面积达54.47万平方米,可明显改善京煤集团工矿棚户区员工的住房条件,让6000多户矿工从大山深处迁出,告别居住了几代的低矮、潮湿、简陋、拥挤的房屋,在全新的环境中开始新的生活。去年11月16日,首批2000余户居民已入住京煤集团房山河北镇项目。今年夏天,选择在杨坨和王平项目安置房的居民会陆续拿到新房钥匙。 “棚改安置房的顺利建设,很大程度上源于企业高度重视员工群众住房问题,积极寻求政策支持。”京煤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市政府正式下发《关于加快我市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方案》,将京煤集团所属门头沟和房山矿区的危旧房屋纳入北京市新增棚户区改造范围,由京煤集团对自有土地上的自有房屋进行改造,通过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努力,改善棚户区居民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