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微信公众号:老北京城
一看标题,估计大家伙儿可能有点迷瞪儿!瞪眼食儿?那是什么东西?现在的北京人估计不知道了,但是老北京们应该是听说过,甚至吃过的!
这瞪眼食儿,顾名思义,就是吃饭的时候得瞪着眼睛!卖主儿和吃主儿都得蹬着眼睛盯着锅里的吃的,为什么这么着?那您得听我继续说。
“瞪眼食儿”是旧时老北京最受贫民们推崇的一种吃法儿,吃主儿多是一些身份地位较低的贫苦人民,拉洋车的、卖苦力的、捡破烂儿的、卖菜的…瞪眼食儿可以算是穷人吃得上的“美食”。
“瞪眼食儿”都分布在哪儿?只要有穷人的地方都少不了它,牌楼儿底下,天桥上头都有挑着卖瞪眼食儿的。
吃“瞪眼儿食”,没有桌面儿座椅,吃客和小贩都得蹲在铁锅四周,一手捧着买好的烙饼、火烧或玉米面贴饼子,一手举着筷子往锅里夹肉吃。 “瞪眼食儿”怎么吃?当然是按块儿收钱,卖主儿得盯紧了吃主儿下了几筷子,一块儿皮半块儿肉的都得算上;吃客也是,瞪着煮好的一锅子吃的,眼疾手快才吃得上,双方的眼里都算得上是“秋后的蚊子——紧盯”! 再说说“瞪眼食儿”里都有些什么吧。这瞪眼食儿的食材多是从酒楼、饭庄买来“折箩”加热。里面主要是肝、肠、肚、肺等内脏,切成碎肉。放的料子足实,主要是为了去酸去臭的坏味儿,另外要数北京人口儿重。
看到这儿,您得说了,既然吃个饭这么麻烦,还有可能看漏了少收钱,为什么不干脆拿个碗呢?这里有个学问,吃客和小贩都有占便宜的心理,前者想着摊主儿看走眼了少算自己一筷子,后者想着吃客自己没数,就能多收一筷子的钱。
最令人叫绝的要属摊主儿能一边给吃完的主顾结帐,同时眼睛还瞪着另外几位吃主儿的筷子头儿,手中结账,眼睛计数,毫厘不差。 现在“瞪眼食儿”当然已经绝迹了。人民生活好了,谁也不再愿意用这种方法果腹解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