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北京业主的网上家园 北京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小区业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0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淀有故事:卧虎山传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08:50: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自微信公众号:海淀镇相随
� ��
在青龙桥的东北面,也就是颐和园万寿山的北面,有一座高不过二三十米的小山,山势和缓,顶部略有起伏,因远眺似卧虎状,故称“卧虎山”。山上建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凉亭,站在这里朝四处观望,青龙桥、万寿山、红山口,京密引水渠、中央党校校园等景观尽收眼底。

有关卧虎山的来由,青龙桥一带有多种传说。其中以“卧虎镇青龙”的故事流传最久。

据传,最初的青龙桥是元代都水监郭守敬所修。这都水监就是掌管河渠、堤防、桥梁、闸坝等的修治工程的官员。青龙桥就修筑在白浮堰上。这白浮堰之水源自昌平白浮村的白浮泉九龙池,沿途汇聚西山诸泉之水,弯弯曲曲似长龙,流到青龙桥下。然后流入瓮山泊(今昆明湖),后向东,“至西水门入都城”。每到汛期,河水暴涨,险成水患。古人都信个神了鬼的,为了“镇”住这条巨“龙”,朝廷派人在白浮堰东侧,也就是今天青龙桥东北侧,积土为山,俗称“卧虎山”,并在山上修建了一座“镇龙亭”。每到汛期,便派人站在这山上,每日击鼓百下,以镇青龙,意为防水为患。到了明代,由于年久失修,白浮堰水源枯竭,河道断流,再无水患,卧虎山上的镇龙亭也被废弃,只有“卧虎山”这个名字被流传下来。

关于卧虎山,还有一个“卧虎守金瓮”的故事。


颐和园里的万寿山,最早叫瓮山,据传山下埋着一只金瓮,里面装着价值连城的宝贝,故将此山称为“瓮山”。到底这金瓮里藏的宝贝是什么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夜明珠,有的说是金豆子,有的说是金葫芦。还有的说是“金八宝”:金碾子、金磨、金笊篱、金簸箕、金笸箩、金老太太赶着金驴磨金米。许多人都想得到这些宝物,但谁也没有得到。�

到了明朝,这瓮山藏宝的事儿传到了明朝第九位皇帝,也就是弘治皇帝朱祐樘的耳朵里,便派人到山上挖宝,可把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挖了个遍,也没挖到那只传说中的金瓮。于是便以为乳母助圣夫人罗氏祈福为由,在山前建了一座寺院,叫园静寺,将瓮山划归皇家寺院所有,实为怕被人占了瓮山,挖走那只金瓮。

这弘治皇帝特别迷信,他令人在瓮山的北面积土堆了一座五丈多高的土山,称“虎山”,意为猛虎守瓮山,金瓮就不会被别人挖走了。

到了清代乾隆年间,这瓮山藏宝的事儿又传到了乾隆皇帝那里,他也是个财迷,也想独占这瓮山,于是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以祝贺其母六十大寿的名义,在明代园静寺旧址山建成大报恩延寿寺,次年将“瓮山”更名为“万寿山”,山前的“金海”更名为“昆明湖”,意为祝老太后“万寿无疆”。为了守住这山上的金瓮,他还将山北面的“虎山”改称为“卧虎山”,他觉得叫“虎山”太俗,而称“卧虎山”才能透出虎的威风。

到了民国时期,这卧虎山便成了一个荒丘,山下被青龙桥的村民开成了石边儿地,此后有人在此取土建房,使土山子越来越小。二三十年前这里是青龙桥一带人们乘凉、观景的地方,而“卧虎山”之名也被沿用至今。

几年前山上又建了一座凉亭,并在山上种植树木,此后周围又用铁栏杆围了起来,但山上的凉亭从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成为青龙桥北侧的一处小景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发表于 2017-6-27 15:28:4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6-27 15:29:5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1192595503|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后网 ( 京ICP备12001442号  

GMT+8, 2024-11-16 14:50 , Processed in 0.18264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