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图书城里大部分商户已搬走 200余家书店还剩下了20家 海淀图书城即将翻篇 随着中关村创新园区的整改,曾经的图书一条街现在已被各类创新工场和孵化基地所取代。昔日为北京人所熟知的海淀文化地标之一——海淀图书城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24年的图书城历史就此结束。 台阶上,海淀图书城的铭文 现状 200余家书店剩下了20家 今天的海淀图书城北侧,原先是海淀镇的老虎洞胡同,是一条商业街,中国书店和海淀新华书店就在这条街上。上世纪80年代,有专家在全国政协提交提案说,科技工作者没有地方买科技书刊,应该设立一个专营科技图书的书市。1992年,籍海楼在此开业,整个街区被正式更名为“中国海淀图书城”。后来又建了昊海楼,形成了图书城的规模。辉煌时期每日人流数曾达到数十万,成为海淀区最有代表性的特色商业街。 昨天,记者站在大街南侧的牌坊上,中国海淀图书城几个大字依然醒目。但这里已经全然不见往昔图书城的景象,除了中国书店,大街上几乎看不到其它书店。只有在昊海楼和籍海楼中,还零星分布着几家书店。记者在走访的过程中粗略的统计了一下商家数量,在昊海楼中还有14家书店在经营,而在籍海楼中则只剩下了6家。而在对这些商家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2010年以前,整条街上有将近200余家书店,人流就像庙会一样。而在2010年以后,由于网上书店开始成为销售主力,实体店的客流少了很多。商户大规模迁出海淀图书城,则集中在2015年。而当被问及中国海淀图书城这一品牌是否会被保留的时候,大多数商家都表示:没有听说海淀图书城会被保留。 海淀图书城商业街外貌 留守 智慧书店还剩下一排书架 在走访籍海楼的智慧书店时,记者发现这家书店只有一排书架,其它大部分空间都被改造成了会议室。经营者向记者表示:“1992年的时候,这家书店就已经开业经营。但现在根据新的规划,整条街的发展方向都变了。所以,我们进行重新装修,虽然还卖书,但也出租场地以承接一些会议。”当记者问到这家书店以后会不会搬离籍海楼的时候,店家表示:“我们是知识产权出版社的门市部,不会走。” 在另一家新世纪书店中,书店的黄老板向记者表示:“书店暂时不会搬走。因为店面的产权属于私人,房东现在不想把产权交给物业。如果房东愿意继续租给我们,那我们也可以继续干下去。”当被问到现在书店的经营状况时,黄老板说:“现在主要靠网店来卖书了,来实体店买书的人越来越少,从五六年前就开始走下坡路。”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也得到了大致相同的回答,现在仍在经营的书店大多都是已经在海淀图书城开了十多年的老店铺,但是除了几个隶属于各种出版社下的门市书店,其它个体商户们如今基本都是靠网上书店来维持经营,门店里现在几乎没有人来上门买书,而更像是网店的仓库。昔日海淀图书城人来人往的繁荣景象已经不复存在,在将近3个小时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只见到了两位顾客,这也衬托得这个地方更加冷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