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北京业主的网上家园 北京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小区业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居住证年内出台 积分入户门槛难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09:5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财新网】(记者 周天)201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方案近日发布,216项任务全部由市长或副市长“挂帅”,其中,人口控制被提到新高度,同时,备受关注的居住证制度及积分落户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也确定将于2015年12月底前完成。

  分工方案称,“出台居住证制度,研究制定积分落户政策”,由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牵头,北京市发改委、公安局、法制办3个部门主责。北京的居住证、积分落户政策将如何设计和推进,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北京市发改委委员李素芳不久前透露,“先有居住证制度,再有积分落户办法”。

  不过,通州积分落户试点已提上日程。通州区有关领导向财新记者表示,积分落户试点在2014年就已开始酝酿。不过鉴于中央对北京控制人口所提的要求,目前“只能做减法,加法少许,减法力度要大一点”,通州迁走了近十万人,就可以拿来进行积分落户试点了。对于网传的“持居住证满十年,985院校毕业”等六大条件,该领导透露“具体不清楚,但大概是这么个意思,主要是留下高端人才。”

  实际上,北京早在去年就将居住证制度列入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和立法计划中,但迟迟不见下文。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袁崇法认为,北京居住证制度出台难就难在其作为首都的特殊地位,面对大量的中央机关和央企,实际上北京市自己也“无能为力”。

  袁崇法对财新记者表示,总的来看,目前地方上还是处于出台“实施性意见”的阶段,来落实中央文件,相比去年“没有什么新的变化”。

  但是根据袁崇法的观察,当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各地改革不是以满足人口流动为目标,而是以加强城市管理为目的”。出发点并未考虑人口流动,在设置各种门槛时,也没有征求相应人群的意见。再有,对居住证的办理门坎,中央精神原本定的比较低,但现在各地门槛有“越来越高”的态势。

  袁崇法批评了当前各地“偏好高端人才”的取向,他认为,一个城市的劳动力本就分层次,其劳动力结构中就需要包括高中低档的人才,现在一味要求高素质人才,就会使得很多高素质人才不得不被低层次地使用,“屈才”是一种浪费。

  而在北京增加人口的来源结构中,包括市场途径和干部调动、国企招工这两大类,通过市场渠道而来的,没机会自然就会返回家乡,而通过政策落户北京的,全家老少都留在北京了,数量很大。但目前官方常常对市场渠道的予以歧视,而对后者优待,有失公允。

  因此,袁崇法认为,如果施行积分制,首先应当做到广覆盖。一方面,北京要重点解决已经在京生活多年的人口,应尽快将其转为合法市民。另一方面,对北京人口组成中相当一部分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国家直接调动人员,同样应当实行积分制。北京从1978年到现在增长了一千五六百万人,其中一半是调动进京人员,他们一来北京就解决了户口问题,积分制推出后应当一视同仁。

  然而,居住证制度和积分落户还未出台,北京今年就明确要将常住人口控制在2180万人。北京市政法委书记杨晓超称,目前北京市人口已超过2151万人。2015年留给北京的人口增量空间已不到30万人。在这种背景下,各类控人手段层层加码,“教育控人”、“以水控人”纷纷应运而生,北京一位区政府官员对财新记者承认,从去年开始收紧的教育政策就是控人的一大举措。

  袁崇法表示,北京的吸引力在于丰富的就业机会和高水平的公共福利水平,高于其他所有城市,因此人口肯定会聚集,人口疏导不应采用强制手段,并且“用行政权力遏制人口流动实际上是做不到的”。袁崇法认为,居住证的初衷是重点解决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两亿多人定居的问题,结束他们的候鸟状态,但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却没有解决,这才是问题的根源。

  居住证推出的良好初衷并不一定能够实现。根据中央关于居住证的改革文件,办理居住证前提是只需具备“合法稳定住所”、“合法稳定就业”,但地方对“合法稳定住所和就业”等概念具有解释权,从而抬高定居门槛,比如在福建的户籍改革新政中,商品房租赁就不在“合法稳定住所”之列,意味着大量租房人士被排除在外。

  北京亦掌握解释权,根据北京市发改委委员李素芳透露,“怎么认定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就业,是目前居住证积分入户政策研究的重点。我们将借鉴上海、深圳、广州等地经验,研究积分指标设计和认定办法”。

  对于各地抬高的门槛和自主权过大的情况,袁崇法认为,应建立全国统一的标准,“在一个标准下设立差别”,区分特大城市、大城市等几档城市后,分不同档次实施,每档标准应统一。但现在是在“不同标准下设立差别”,地方的自由裁量权太大,“有的地方认就业年限,有的地方认学历,有的认能力,还有的认社保,标准混乱”。各地都是根据自身承担公共服务的财力来测算和划定门槛的,但是权力下放应有原则,比如将“稳定就业”和“稳定住所”解释权交给地方政府等此类情况,就会产生新的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1192595503|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后网 ( 京ICP备12001442号  

GMT+8, 2025-1-10 23:54 , Processed in 0.3184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