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内容源自互联网)
规划主要内容
一、规划背景
为了深化落实市委常委会通过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海淀北部地区)规划(2010年-2020年)》,促进实现海淀北部地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城乡统筹发展的典范地区和生态环境一流的城市发展新区”的发展定位,保障海淀北部地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编制《海淀北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用以指导下一层次详细规划的编制以及规划管理的基本依据。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海淀北部地区行政辖区范围,规划范围内用地面积总计约226平方公里
三、功能定位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城乡统筹发展的典范地区和生态环境一流的城市发展新区。
四、发展目标
按照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国际一流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总体要求,发挥中关村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改善创新创业环境,聚集高素质人才,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值过万亿的科技创新基地。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开拓经济增长新领域,重点做好海淀北部地区,北清路、七北路未来科学城高技术产业化工作,建设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
五、规划原则
生态良好:发挥城市西北生态屏障的作用,秉承低碳理念,创造高品质的科研创业环境。在保障农民生产所需的绿色空间的前提下,确保湿地、耕地和绿化用地的原生态。
用地集约:统筹村镇和产业园区中不同权属用地的集约发展。高效、集约利用好土地资源,优化整体空间结构、紧凑发展。
设施配套:构建完善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提供一流的科研、生活、出行环境。
产业集群:吸引国际性领军研发总部等国际一流的科技研发产业集聚,与高端服务业融合发展,并 进一步统筹园区企业与镇区产业的发展。
城乡统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园区与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集体土地和国有用地统筹使用,鼓励农民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实现新区城镇化建设目标,带动新区的镇区建设与产业发展。
六、空间结构
构建“一心、一带、多组团”的空间结构。其中“一心”指科技绿心,保护以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核心的生态绿心, 形成引领北部地区创新发展的“引擎”;“一带”指产业集聚带,强化沿“北清路――七北路”高技术产业集聚带,同时完善居住、商业等配套,建设综合性的城市发展带;“多组团”指多个功能组团,即结合现状镇区建设多个生活便利、设施配套、环境良好的功能组团。
七、分区控制规划
为全面统筹协调海淀北部地区的发展建设用地,将海淀北部地区分为7个片区;在片区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道路、功能分区、公共设施配置标准等因素,将规划集中建设区共划分为13个街区。明确了7个片区及13个规划街区的主导功能
01片区主导功能:以产业、居住及配套、农业生产功能为主。
1-1街区主导功能:高科技产业、居住、综合服务。
02片区主导功能:以湿地生态涵养、农业生产功能为主。
2-1街区主导功能:高科技产业、居住及配套。
03片区主导功能:以产业、地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居住及配套功能为主。
3-1街区主导功能:高技术产业、综合服务。
3-2街区主导功能:高技术产业、综合服务。
3-3街区主导功能:高技术产业、综合服务、居住。
04片区主导功能:以产业、地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居住及配套功能为主。
4-1街区主导功能:高技术产业、综合服务、居住。
4-2街区主导功能:高技术产业、综合服务。
4-3街区主导功能:高技术产业、居住及配套。
4-4街区主导功能:居住及配套。
4-5街区主导功能:高技术产业。
05片区主导功能:以居住及配套服务、浅山生态涵养、农业生产为主。
5-1街区主导功能:居住及配套。
5-2街区主导功能:居住及配套。
06片区主导功能:以居住及配套、农业生产为主。
6-1街区主导功能:居住及配套。
07片区主导功能:以浅山生态涵养、农业生产、生态旅游为主。
八、产业发展规划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部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将形成以北清路沿线为主的产业集聚带,并结合上庄路及京包路南北向轴线布局部分产业用地,形成“软件与信息服务、永丰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信息通信、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五大产业功能区。
九、生态环境规划
利用原有地形,规划合理生态廊道,保护翠湖生态湿地,采用生态设计,自然化改造途径,保持、恢复海淀北部自然水面、原生态用地和乡土物种,提高生物多样性,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形成良好的通风廊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营造结构合理、景观优美、自净能力良好的水环境。建设生态结构合理、服务功能完善、环境质量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
十、城乡统筹规划
保障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海淀北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将妥善处理好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通过建设农民安置用房、配置良好的配套公共设施、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使农民切实的享受城市化成果,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真正的融入到城市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