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北京业主的网上家园 北京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小区业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6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大现象让我们记住2010年书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0 08:5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温不火,多少斯文东流去

过去的2010年,书业市场风潮不断,各种各样的风波轮番上演,正如学者所说,“各领风骚三五天”。早在2009年,中国的图书出版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一,电子出版总量达到世界第二,2010年自然数量更加庞大。

  如此多的书籍中,必然有众多值得珍藏的书籍出版。不过回顾2010,更值得思考的是一些出版现象,重新盘点这些出版现象,对于2011年的出版业,或许也是一个参考和衡量。
  大国书泛滥
  得益于金融危机,中国由于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以“大国”、“强国”为名的图书也蜂拥而至。诸如《大国之魂》、《大国、民企、正道》、《南海问题中的大国因素》、《大国的忧思》、《大国兴亡录》、《中国梦:后美国时代的大国思维与战略定位》、《中国反围堵》、《大国经济之路》等,内容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几乎无所不包。
  其实“大国”图书热并非2010年才有,在过去的年代里也有过几次类似的热潮,金融危机之后,“大国”热再次兴起,并在2010年达到高潮,无数类似的书籍在这一年出版,其中有学者专家的论著,也有草根百姓的跟风。实际上,大部分作品都是跟风之作,有专家评点:“大国”图书热中,真正有价值有思想的著作并不多,很多作品的作者往往缺乏资历、经验,很多都是读者陌生的,他们抓住的仅仅是某个时期的某种情绪,可能短时间内能煽乎一下,其背后其实是商业利益的驱使,趁着中国的世界地位上升,而满足一些人的大国心理。同样,也早有学者指出,中国离真正的大国,还有很长的距离,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满足于“大国”的舆论之中,并不能使中国真正成为大国。
  阴谋论横行
  与大国相对且相生的,是“阴谋论”书籍,这也是2010年中国图书出版业中的一大热点。这一类的书同样浩如烟海。比如《石油战争》、《谁在真正统治世界?》、《谁绑架了中国经济》、《高盛猎杀中国》、《美元大崩溃》、《世界级阴谋》、《低碳阴谋》、《产业链阴谋》、《高盛阴谋》、《华尔街阴谋》、《新帝国主义在中国》、《中国输不起的网络战争》、《货币阴谋》、《阴谋与财富》、《被绑架的中国经济》等等,涉及领域则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其他的政策、社会文化等则比较少。
  阴谋论的特点,一个是所有表面上控制世界的势力其实都是傀儡,整个世界的经济、政治等等都被幕后黑手所控制,另外一个则是全世界的帝国主义都时时刻刻地想灭亡中国,或者陷害中国。同时,随着各种阴谋论书籍的流行,一些诸如罗斯柴尔德家族、骷髅会、兄弟会等等隐秘组织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
  对此,有学者表示:“阴谋论其实有天然的软肋,首先,阴谋论的基础是纯粹理性,但是纯粹理性显然是不存在的,世界上的很多大事,可能都只是心中一动而发生的。其二,阴谋论无法证明事件和阴谋之间的直接关系。其三,阴谋论永远都是事后的,而不能事前判断。”有了这么多软肋,其实阴谋论已然不揭而破了。
  养生书骗钱
  2010年最轰动书业的事件,无疑是养生书事件。号称是“京城最贵中医”的张悟本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短短时间创造了300万册的销售奇迹。然而,崛起的快,倒下的也快,随着新闻出版总署“四记重拳”规范养生书,各个媒体揭露张悟本的骗局,张悟本和他的养生书也成了过街老鼠。
  实际上,张悟本只是其中的代表,2010年,养生书市场火爆,“排毒教父”林光常、“太医后人”刘弘章等等一一崛起,再一一倒掉,见证了一个个骗局的产生和破灭。
  养生书的流行,源于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就有养生的内容,而且也是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普通人,特别是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再不愁生活之后,便开始追求生命的健康。同时,医疗费用的高昂也是人们注重健康、尽量减少生病几率的原因之一。此外,环境破坏带来的疾病、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隐患,也都成为养生的动力。
  对健康的追求无可厚非,不过也为骗子们提供了机会。即便是新闻出版署严厉整顿养生书,各个学者一直呼吁科学合理的养生,然而,类似《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的书仍旧大行其道,层出不穷。学者提醒,养生并无捷径,合理的饮食习惯,减少恶习、科学的作息规律,适量的运动永远都是保持健康的不二法门。除此之外的方法,要谨防上当。

一兴一衰,岂有沧桑堪再读

纯粹在撤退

  2010年的书市上流行各种各样的书籍,时尚的、通俗的、调侃的、愤怒的、明星的、草根的……唯独纯粹的学术著作和纯粹的文学作品依旧冷清。
  纯文学的没落与否早就成为一个争论的话题,实际上,一旦开始被争论,本身就意味着某种程度的没落。2010,关于纯文学的问题也同样尴尬,首先是一场当代文学成就的辩论,然后是媒体退出作家富豪榜,作家以财富著名,也成了争论的话题。最后,鲁迅文学奖悄然落幕,引起注意的反倒是将诗歌奖颁给了一位官员,并且还因此产生了一个新词“羊羔体”。当然,也有大部头的纯文学著作产生,比如张炜的《你在高原》,这部长达39卷450万字的文学作品,给2010年的纯文学出版多少增添了一点儿色彩。
  学术著作可能面临的困境比纯文学更加难堪,很多和学者相关的作品并非学术著作,反而是他们的通俗写作,这其中就包括因为《百家讲坛》等各种讲坛而成名的学术明星的作品。实际上,专业的学术著作因为读者圈子很小,一直都不受出版商青睐,整个2010年有影响的学术作品屈指可数。
  可以说,不管是纯粹的学术出版物,还是纯粹的文学出版物,都一直在撤退,而且已经撤退了很久,社会并非不需要这些书,他们撤退的原因恐怕更多的是和出版社追求商业利益有关。只是,撤退了这么久的纯文学和纯学术书籍,还有多少退路?
  电子书抢市
  2010年,传统出版已经不再是出版业的主流方式,电子出版已经迎头赶上,与传统出版争锋,成为现代出版的另外一个大平台。
  随着新技术发展速度的越来越快,很多人几乎已经跟不上技术的脚步了。而对于年轻人来说,读书似乎从来都和纸张没有多大关系,更多的时候,他们在屏幕前完成这个动作。在2010年之前,这个屏幕更多的是电脑、手机,而在2010年,这个屏幕成了专业的电子书。
  世纪出版集团发布电子阅读器——辞海悦读器;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推出移动阅读器——大佳阅读器;重庆出版集团与汉王合作推出“读点经典”阅读器;盛大文学电子书Bambook正式上市;中国移动正式推出手机阅读业务……据称,2010年已有接近400家公司进入电子阅读器行业。
  然而,电子书强势入场的同时,它自身也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版权问题、准入制度问题、盈利模式问题、标准问题等,电子书崛起得太快了,以至于和它相关的所有领域都还没来得及准备。而反过来,这些问题也使得电子书市场陷入了一片混乱的局面,看起来一片红火的电子书背后,还有着难以言喻的困境。
  实际上,用什么样的媒介读书并不重要,比这个更重要的问题是,肯不肯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才是出版商、作者、读者乃至整个社会要考虑的问题。
  折扣书肉搏
  图书折扣,这是图书业一直以来的痛。对于读者来说,折扣自然越多越好,然而在国有书店垄断的局面之下,折扣成了一个奢望。不过幸好,现在还有网络,有网络书店。
  2010年1月20日,位于北京海淀的第三极书店关门停业。9年前,这家被誉为“全国最大的民营书店”开业时,便打出了图书八折的招牌,而与它比邻的中关村图书大厦,也紧接着打出7.5折的优惠,这应该是中国图书零售业真正“打折时代”的开端,在此之前,虽然众多的书店也有会员折扣,但多需要积分,而且对普通人来说,折扣率几近于无。
  几乎就在第三极书店关门之前,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和中国新华书店协会联合发布了酝酿两年之久的《图书公平交易规则》,《规则》中的“出版一年内的新书以版权页出版时间为准,进入零售市场时不得打折”以及“新书网售和会员制销售不得低于8.5折”两条立刻引起哗然,被称为“图书限折令”,直到9月,这些规定才在国家发改委反垄断部门的干预下废止。
  很显然,折扣是挡不住的,这不仅仅是读者的企盼,同样也是书商的企盼。2010年11月18日,当当网在美提交IPO申请,同时也敲响了价格战的战鼓,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等纷纷降价打折,网络书店一片烽烟。然而首当其冲的反而是各种实体的民营书店,甚至新华书店的门市也开始退市。在过去长久没有遭遇过价格战的图书销售业,在未来,又将会变成什么样的局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板凳
发表于 2012-6-8 01:1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6-5 09:42:20 | 只看该作者
我继续做沙发,做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1192595503|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后网 ( 京ICP备12001442号  

GMT+8, 2024-9-29 17:27 , Processed in 0.22250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