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微信公众号:海淀镇相随
哨子营位于圆明园西侧,也称骚子营。其得名有三种说法。
其一 元代至元九年(1272年),忽必烈建立元大都时,曾在大都西北部,设立军营,驻扎蒙古骑兵,以保卫大都的安全。古代蒙古部称鞑靼,蒙古人入主中原后,受到汉人的蔑视,称其为“鞑子”或“骚鞑子”,将其所设的军营称为“鞑子营”或“骚子营”。解放后因“骚子营”从字意上具有明显侮辱性质,故更名为“哨子营”。
其二 明朝这里称“鞑子营”,源于元代曾驻扎过蒙古军队。到了清代康熙年间改为“鞑官营”,乾隆年间改为“达官村”。达官村之东比邻圆明园。负责警卫圆明园的是绿营,“乾隆时绿营编制为营,营下分哨,以左、右、前、后区分,以千总总领之,哨下分司,以把总领之。”圆明园西侧的达官村按宫禁要求驻有哨,但没有哨子营的编制,清人之所以改称哨子营,以利满汉关系。1911年辛亥革命后,“哨子营”被改为“骚子营”,以表示对满人的蔑视。因“骚子营”从字意上具有明显侮辱性质,1980年《北京市海淀区地名录》改称“哨子营”,“骚子营”为曾用名。 其三 清雍正二年(1742年)设圆明园护军八旗营,其西部驻有蒙古八旗的骑兵,每日绕园巡逻,因为蒙古人的食宿和生活方式与当地坡上村的汉民不同,又因为他们对汉族人十分跋扈。所以汉人管他们叫“鞑子”或“骚鞑子”,其兵营被叫成了“鞑子营”或“骚鞑子营”,简称为“骚子营”。清朝灭亡后,护军八旗营解散,其附近村落仍被称为“骚子营”,后谐音为“哨子营”。 以上三种说法,哪一种更为可信,难以考证,史料中各有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