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微信公众号:老北京城
说起潭柘寺,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有话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嘛。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所以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 而在金朝,北京才第一次成为古代中国的都城(1153年)。可见,潭柘寺的年龄大了很多。 但…… 这些很多人都知道,不玩名词解释,我想说的是,一个你所不知道的潭柘寺。 我出生在门头沟,成长在这片土地上,对于潭柘寺更是有一种别样的情感。 小时候就经常听长辈们提起,潭柘寺是一个有灵气的地方 它保佑着门头沟,守护着北京城…… 潭柘寺因古老而有许许多多的传说,因传说而神秘。沏一壶茶,且听我慢慢道来…… 先说那,“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传说。 话说,早年间在北京、天津地区有一条恶龙,这恶龙一摆尾永定河(原名无定河)就发大水,一吐火这地方就得三年大旱,旱涝频发,民不聊生。当时明朝的开国宰相刘伯温奉旨修建北京城,决定除掉这恶龙。刘伯温活捉了恶龙之后,镇压在了‘北新桥’下,并且用一支箭作房屋的大梁修建了潭柘寺,箭头直指恶龙的咽喉,以此镇住它。这样,海水退去,人们安心在此繁衍生息,后来就成了城郭。据说,在北京城里修建皇宫时,都必须得比潭柘寺的大梁低一寸,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怕皇宫阻挡了箭可以直接射到北新桥。这就是“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由来。 再说个“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 这个得接着第一个传说。话说这恶龙被刘伯温活捉,镇压在了北新桥下。恶龙问刘伯温:“什么时候放了我?”刘伯温回答:“等此桥旧了。”恶龙答应,刘伯温赶忙提笔在桥上写了“北新桥”三个字,并告诉众人,此桥不能改名。恶龙一看,这桥永远是“新的”,自己永世不得翻身了,便扬言道:“你是个人,能活多少年?待你死后,我一定要‘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刘伯温一听赶快在潭柘寺里建了个大烟筒,亲手在上面刻着‘潭柘寺’三个字。又在“北新桥”下面刻了“北京城”仨字。若干年后刘伯温死了,恶龙等到了时机,果然“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可它哪有刘伯温聪明,恶龙“火烧潭柘寺”时烧在了潭柘寺的大烟筒里;“水淹北京城”时洪水只淹到“北新桥”桥下面刻着的“北京城”三字。 第三个,就不得不说这千年银杏树了。 在潭柘寺里面有一棵被称为“帝王树”的千年银杏树。这棵银杏有40多米高,树干周长9米,得好几个人手拉手才能环抱,遮荫面积达到600平方米,真正的参天大树,科幻片里的既视感。秋天来临,置身树下,恍若千万金蝶坏绕周围,好不梦幻。相传这棵树种于唐朝贞观年间,距今大约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清代的乾隆皇帝曾经封这棵树为“帝王树”。 传说清朝的皇帝在登基即位的时候,树的根部会长出新枝,并很快与主干合拢;如果皇帝驾崩的话,银杏树一根巨大枝条会自然的折枝。有趣的是,一般银杏树都是一雌一雄两棵生长在一起,才能结果。这棵“帝王树”比较无语,估计种树的人当时蒙了,旁边也种了一棵雄性树,两棵树都结不了果了,那棵树称之为‘配王树’。 接下来这个比较有趣,叫“潭柘寺有名的和尚三千六,没名的和尚数不清”。 这句话是有一个故事的,潭柘寺在明清时期,由于是皇家寺院,所以僧人数量非常多。乾隆皇帝有一次到潭柘寺游玩,想对寺里的和尚进行赏赐,就让老方丈把和尚都叫出来,一个一个的进行赏赐。然后随从抬着两大筐铜钱站在山门前,过来一个和尚发一枚铜钱,可是从早上发到了晚上,还有很多的僧人在排队。乾隆皇帝就很纳闷儿,就问老方丈说:“都发了一天了,怎么这么多和尚?”老方丈就说了:“潭柘寺的和尚是数不清的,您带来的钱是不够的。”实际就是老方丈让僧人从前门出来,领了钱之后呢,又从后门绕回去。 这方丈也是够逗的,想来这皇上能被骗,也……(此处省略多字,哈哈哈) 若说起建筑来,那也是有很多故事的。 在大雄宝殿大脊的两端,有一对碧绿琉璃瓦做成的“鸱吻”。鸱吻是龙九子中的其中一个。这一对碧绿琉璃鸱吻高达2.9米,仅比故宫太和殿上的小0.4米。 传说当年康熙皇帝来潭柘寺游玩,正好赶上一个雷雨天。他走到大雄宝殿前的时候,这两个鸱吻看到真龙天子来了,就要跳下来参拜。康熙皇帝担心他们下来,不再守护着潭柘寺了,于是就跟它们说:“你们不用下来,继续呆在那里吧。”但是,他还是担心这两个龙子万一要是有一天飞走了怎么办,于是就命工人铸造了四条镀金剑光吻带,赐给了潭柘寺。实际上康熙皇帝非常博学,他知道古建筑很容易遭受雷击,这四条镀金剑光吻带的主要目的其实是起到避雷针的作用。 接下来说的这个就有点神话色彩了,叫潭柘寺的疯魔和尚。 在潭柘寺的西山上,有个西观音洞,洞中供着一尊肉身菩萨。传说这个菩萨活着的时候,大家都管他叫疯魔和尚。 有一年,这和尚来到了潭柘寺,因为他丢了度牒,寺里不肯收留他。疯魔和尚就在潭柘寺西山上的蝎子洞住下来。 疯魔和尚整天疯疯颠颠的,邋里邋遢的。别看他这样,村里人不讨厌他,因为他会给人看病,随手拿起什么东西都能治病,而且从来不要钱。 相传,光绪二十六年夏,潭柘寺一带下了场大雨。一连七天七夜,一直不停。到了第七天,只见寺东边的山涧里发了洪水,水一个劲儿地往下游冲,不需要多久潭柘寺下边的小村太平庄就会被洪水冲了,村里乱成一团。这时,疯魔和尚从蝎子洞飞跑下来,嘴里一边念念叨叨地,一边在村边的石头上画着,每个石头上都画上乌龟,画完就走了。这时,只见洪水冲过来都被画着乌龟的石头挡住了,洪水在太平庄改了道,流到村对面的山坡上去了。都知道水往低处流,可这洪水却是爬上了坡,顺着西边没人的地方流走了。 后来,疯魔和尚坐化了,潭柘寺里的方丈就将他供在东观洞中。到现在,如果到了村里说起疯魔和尚,很多老人还是知道的。 说的有点多了,最后再说一个,就是潭柘寺的石鱼。 在潭龙王殿殿前的廊檐下悬挂着一条黑青石雕刻成的大鱼,这就是潭柘寺两件镇寺之宝中的另一宝。 相传,古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国北方发生了非常严重的旱灾,庄家干死,又赶上瘟疫,百姓的日子非常的苦。 老百姓只得求神拜佛,乞求龙王赐场救命的雨。事情传到天宫,玉皇大帝知道后想起南海龙王曾献给他一条宝鱼。这条鱼有呼风唤雨,除病灭灾的本领。就降旨把这条鱼从瑶池取出来,赐给人间。 有天夜里,人们都已经睡了。突然“咕冬”一声巨响,把大家从梦中惊醒,急忙跑出一看,原来是从天上掉下一个东西,是一条摔得模糊不清的石鱼。住持看到说:“此乃天赐之宝,为民间除病灭灾之物。”赶忙让石匠按原样精雕细刻,恢复原形。当匠人锤凿的时候,钎子一打在上面,它就发出清脆悦耳的乐声来,而且随着乐声,火辣辣的天气,会渐渐凉快起来,接着又阴云密布,当宝鱼显出原形时,大雨早已哗哗地下起来了。这雨下了三天三夜,人畜都得救了。 据说石鱼身上的13个部位代表了当时中国的13个省,哪个省有旱情,敲击该省所在的部位就可以降雨。 直到现在,每次去潭柘寺,必做的一件事就是摸石鱼。 关于潭柘寺还有很多的传说,流杯亭的传说、妙严公主拜砖、大青二青的故事、鲁班爷显灵、白果树化缘等等,甚至潭柘寺是怎么建起来的都有好几个版本的传说,有机会了再给大家一一详细的说。 Ps:潭柘寺求姻缘是很灵的哦,有机会可以来拜拜。 千年古刹潭柘寺,寄托着人们对神灵的敬仰,蕴含着中华的博古文化。 正如一首七律诗中所说: 九峰环聚拱古寺,晋创唐兴泽蓟燕。 潋滟潭光龙始跃,婆娑柘影虎曾眠。 东西萨埵藏灵洞,南北浮图设法筵。 警醒红尘名利客,一声梵呪遍三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