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
即使是“亚洲最大”的北京南站,也不过只有4号线和14号线两条地铁配套。但今天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为各位小伙伴打探到,在北五环正在建设的清河火车站,一下子就在车站里配了3条地铁线。
效果图 一百多岁的清河站“时空转移”
先来了解清河火车站。
实际上,一百多年前就有了清河火车站。当时的清河站是京张铁路上的一座车站。1905年,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成立,开始修建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北京至张家口)铁路。
老清河站旧貌
巧合的是,100多年后建设的京张高铁,也在清河设置了一站,并且是始发站之一。老清河站站房恰好就位于新清河站的施工范围内。老站怎么办?是拆?是改?还是保护起来?
对于老北京来说,这座有100多年历史的站房不仅仅有独特的历史意义,老站房还展现了当时“中西合璧”的建筑特点。
老清河站站房面积336平方米,坐东朝西,拱券结构的青砖墙将站房隔成了六柱五楹。中间三楹是半圆形门斗,券顶木门,南北两侧是小券顶木窗,站房前檐逐层挑出,颇具西洋风格。
老清河站修缮后效果
这么漂亮的老站怎么能拆!
新清河站建设之初就敲定了“平移保护”的方案。施工方中铁建工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铁路部门组织了多次评审,确定将老站房平移保护——先要土方开挖,在房子底部装上托换梁、加固墙体、安装好轨道,让上下结构分离,今年将整体平移到新站的南部,修缮后老站将作为博物馆永久保存。
13号线列车与高铁并驾齐驱
聊完老站,再说新站。
京张高铁在北京城区内就有两站:北京北站和清河站。这两座车站都将是始发站。所以车站的规模和配套不可小看。
清河站效果图
从造型上看,新清河站的站房整体设计以“海纳百川”为理念,采用曲面式屋顶,抬梁式悬挑屋檐等中国古代建筑手法展现北京古都风貌。
新清河站就在老站北边,建筑面积13.47万平方米,地下两层、地上两层、局部地上三层结构。
分别来看: 在地上一层,将是国铁进站厅和站台层; 地上二层是高架候车层; 局部三层是商业服务配套; 地下一层是城市通廊、国铁与地铁的换乘空间以及地下车库; 地下二层则是地铁站台和设备层。
清河站候车大厅
这里要给规划配套点个赞!清河火车站将是北京第一个在车站内配三条地铁线的火车站,分别为地铁13号线、昌平线南延段和19号线支线。
昌平线南延和19号线支线都是新线,而13号线则将在西段增加清河站。有个亮点是,13号线由于是地上线,那它的地铁站台就在地面上,和清河火车站的4个火车站台并排在同一层。小伙伴们以后坐在13号线上,或许就能看见京张高铁飞驰而过。
高铁与地铁“零换乘”
区别于13号线,昌平线和19号线支线的列车则布局在车站地下。
中铁建工相关负责人说,清河站地下二层有两个站台、四条轨道,分别提供给南来北往的地铁昌平线和19号线支线使用。
这里要补充一下:昌平线已经开工南延,将从现在的西二旗一路南延到蓟门桥地区,通车时间就在未来三四年;而19号线一期也已开建,但并不是支线这一段,支线还在规划中。
小编打探到,19号线未来将成为贯通南北的地铁大动脉,且速度也超过一般的地铁线。未来城南、城北的市民都能通过19号线快速抵达清河站。
换乘格外重要。清河站将在地下一层实现火车与地铁的换乘。昌平线的乘客与19号线的乘客从地下二层的站台上到地下一层的换乘厅,13号线的乘客从地上一层的站台下到地下一层的换乘厅,从此进入火车站。
地铁乘客从地下一层进站,乘坐出租车、私家车的乘客则会像机场一样,直接被拉到二层的高架落客区。
京新高速专门为清河站开口
老清河站地区周边道路配套少,未来车辆会不会挤成一锅粥?
清河站沙盘方位图
根据规划,京新高速将为清河站开辟一个出入口,直接引到清河站南侧落客区;车站东侧也规划了一条市政道路,可分别引入南北两侧的落客区。
“未来新清河站建成后还将实现高铁、地铁、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一站式零换乘,成为北京北部全新的客运交通枢纽。”中铁建工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明年就能坐上京张高铁
清河站站前广场布局在东西两侧,东广场较大,为主广场。由于紧贴京新高速,东广场大部分区域都设在京新高速的桥下。
公交和出租车配套设施将布局在车站东广场南北两侧。
中铁建工负责人说,清河站地下结构施工已近尾声,进入地面钢结构施工阶段,预计10月中旬实现封顶。按照计划,清河站将在2019年6月满足使用、进行联调联试,2019年11月30日整体交付使用。
清河站施工现场
随着多个车站进展加快,京张高铁通车也快了。根据计划,预计将在明年年底通车。京张高铁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有砟轨道高速铁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寒、大风沙高速铁路,全线长约174公里,旅客乘火车从张家口到北京的时间将缩短到一小时。
还有什么想问的,留言! 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帮你问!
来源:新钱粮胡同(ID:bjrbjjb)作者:曹政
监制:王祎 编辑:赵晨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