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绿色森林 于 2012-4-25 18:53 编辑
昨天签完合同冒雨去了趟上庄东岳庙,想不到咱上庄还有这么有文化的地方,位置在我们小区的东南方向,从小区15号楼位置走过去估计也就15-20分钟吧(将来出门遛弯很方便:),庙的大概形制还在,可惜已经破败,能看出已经和未迁走的居民区。东岳庙的修复已列入海淀区重点,据说还要建纳兰性德博物馆,没去过的邻居可以抓紧去看看,现在还是免费的,将来不知道会建成啥样。找了点上庄东岳庙的资料粘在下面:
“上庄东岳庙为明珠出资翻建的纳兰家庙。位置在其封地永泰庄。距纳兰祖茔东北千米之处。这所庙宇的位置曾是古代南北官道和东西妙峰山香道的交汇点上。 据《重修榆河乡东岳行宫碑记》记载,此庙始创于唐代,到明未清初已“倾沦于荒烟莽草之中”。明珠见此状“几予鼎新之”。明珠死后,明府管家安尚仁遵明珠遗嘱,在康熙五十九年重修东岳庙,设香火道人主持,使古庙再度兴盛。 这所再度风光的京北名刹,每年当妙峰山香会,这里亦办庙会,是为妙峰山金顶娘娘庙开台庙会。此时香客、路人如潮,纷至沓来,热闹非常。纳兰东岳庙山门三座,中间正门为悬山顶,门前原为广场,矗立有幡杆基座。 进山门,左右为钟鼓楼(现钟楼已毁)。钟鼓楼为歇山顶,上层木结构,下层砖石结构。正中为前殿,硬山灰筒瓦,三间,门额“瞻岱之门”,石拱券门上雕有精美的五龙穿云高浮雕图案。两个券窗也由青石雕就。前殿面积86平方米。 第二进院正中为正殿。它建在一米的高台上,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面积 147平方米。庑殿顶单檐灰筒瓦,四角立四个挑檐柱。前出月台,斗拱和檐下梁上的旋子彩绘依稀可辨。尽管目前看这殿堂十分破旧,但其高大巍峨的气势依然感人,砖木构件的精工细致是仍旧令人赞叹的。大殿两边有配殿各三间,现已改造它用。 第三进院落为后殿。后殿为硬山灰瓦五间,建在高近两米的花岗石台阶上,三出踏脚。两边各有转角配殿五间。东岳庙中路建筑、材料、用工考究,石雕花纹精美凸出,砖石构件均磨砖对缝,木制斗拱、枋、椽,一丝不苟,工艺、彩绘都很到位。木柱以短接长者也严丝合缝,非巧匠而难为。 整个建筑营造法式正宗严整。原大殿前有《重修榆河乡东岳行宫碑记》,记载了这一带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信息,有很重要的文物价值。现已移至北京石刻艺术馆陈列。 东岳庙东路为三进四合院,层层相套,布局严谨,再东是什物、车马大院。这两路现为大杂院,隔墙拆除,已比较混乱,东路四合院部分还能看出原貌。 纳兰东岳庙山门前原是百米之阔的广场。现已盖满村民住房,山门向南一百米外有一座坐南向北,面朝山门的戏台。戏台台基为花岗岩条石砌就高约两米,上建勾连搭结构,卷棚歇山式敞轩,进深很大,东西宽 7.8米,南北长14.7米,台面部分长 6.9米,几乎为正方形。后台为硬山顶,山墙开什锦窗。前台、后台一高一低,一空灵一严实,饶有风趣。整个戏台轩昂高大,檐下绘苏式彩画,是很地道的清代营造法式,是京郊现存最大的清代民间戏台。”
手机拍的照片:
庙门与广场,还能看到庙会的旗子
依次三排大殿
|